国际有机农业的发展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外语系 宋丽丽副教授
今天我们讲有机农业,需要先提出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我们在座的各位都不希望未来吃的食物是从实验室里研究出来的,不希望吃根据营养配方配出来的食物;第二个前提:我们不希望在不远的未来被机器替代,成为历史的过渡者,我们希望人类继续在地球上生存。另外胡(跃高)老师刚才提到四大危机,尤其是环境危机和生态危机的现状表明,我们人类已经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走到悬崖边了。急需思考一种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有机农业是可能给人类带来希望的转变。
有机农业的出现并非偶然。就像达尔文是在加拉帕戈斯岛上观察了动物的进化过程,回到英国之后通过实验证明才有了开启进化论理论的《物种起源》一样,有机农业可以溯源,追踪有机农业产生的根源。其实我们很多人会遇到这样的说法:有机农业不是传统农业。这句话也对也不对。对,是因为“有机农业”这个词汇并不产自中国,我们的传统农业并不叫做“有机农业”,这个术语来自于西方;不对,是因为“有机农业”与我们的传统农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
今天,我将按照时间顺序来追踪国际有机农业的发展,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有机农业的渊源(1911-1940/1943)
为什么会有两个年份呢?这是因为《农业约书》(或《农业圣典》)1940年在英国出版,1943年在美国出版。
第二阶段 有机农业初长成(1940/1943-1972)
1972年是国际有机运动联盟成立的年份。
第三阶段 有机农业开枝散叶(1972---)
自国际有机运动联盟成立后,有机农业就像大树一样开枝散叶了。
◆ ◆ ◆ ◆
第一阶段 有机农业渊源:与东亚农业的关系
(1911-1940)
◆ ◆ ◆ ◆
首先,可以这么说,有机农业源自东亚农业传统。
说到有机农业的渊源,必须从两本书讲起,还有两个重要的农学家。第一位是弗兰克林·哈瑞姆·金(F.H.King),他是美国人,威斯康辛大学的教授,1909年他来到了东亚,在中国、朝鲜、日本这三个国家走访了9个月,这9个月里他仔细地观察了我们东方的农业,之后就写了《古老的农夫, 不朽的智慧: 中国、 朝鲜和日本的可持续农业考察记》,这本书被称为有机农业的圣经之一。
1909年,中国正在努力成为一个republic china共和国,清政府还没推翻,民国还没建立,但是这个时候美国的农业已经出问题了,俄克拉荷马州因为农业的问题,土地已经开始荒漠化,大批的俄克拉荷马人开始向西逃离,跑到加利福利亚州淘金,俄克拉荷马州就被荒弃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因为美国的农业忽视了土壤的重要性,在中西部的草原地带开发的集约化、单一种植的农业严重破坏的土壤的整体健康,指导农业的科学家发现美国的农业发展遇到了瓶颈。
F.H.King作为一个农学家来到中国以后,仔细观察了中国的农业,写了这本书。我摘录其中与中国农业相关的段落与大家分享:“如果美国要长盛不衰、 要像黄种民族那样规划我们的历史达四千年, 而且要把这段历史写成长治久安, 没有重大饥荒和虫灾的历史, 她必须自我东方化。她还必须摈弃目前的做法, 保护资源,而后者正是生存之本。”这句话我觉得对于现在追赶西方脚步前进的中国农业来说应该是如雷灌顶的。
这本书在2013年出版了新的中文译本,美国农业与贸易政策研究所所长James Harkness在2011年这个版本的前言中写到:“这本百年前描述中国农民管理土壤以增进肥力的书籍在20世纪50年代成为美国有机农业运动的《圣经》 , 这本书的作者也成为了引领那个时代的美国有机农业运动的先驱。 然而, 书中描写的许多传统农业耕作技术已经被依靠化肥、 农药的现代农耕技术所取代。 当前,化学农业的弊端逐渐显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激发中国人民改造化学农业的热情,并将积累了几千年的丰富、卓越的农耕经验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加有效地现代生态农业体系。”
今天我们中国人看到这段话,应该苦、辣、酸、甜、咸,五味全有了。
这本书是按照作者游历过程的空间顺序写的,作者书写了沿途所见所闻,详细描述了农民农业生产的情况,农民的生活状态。F.H.King不仅写下他所看到的东西,他对中国文化进行了追本溯源的描述,书中关于中国神话故事,比如神农尝百草这样的神话的叙述很吸引人。
本书中描述最为详细也是对有机农业的产生影响最大的部分对中国人肥土智慧的观察与描述:书中介绍了中国农民通过紫云英肥地、用秸秆肥地、 利用粪肥肥地、堆肥肥地、 割草肥地、利用河泥肥地、麦子、蚕豆、棉花套种肥地,间种肥地等等。这在今天仍有重要的观照意义。
现在我们农村烧秸秆反倒被指责为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每次听到这样的消息我都觉得很可笑,因为我们不强调汽车的尾气对雾霾的影响,不去强调建筑施工造成的尘埃污染,不去指责地面硬化造成的尘埃污染,反倒把雾霾的矛头对准额有利于土壤活力的秸秆焚烧,实在令人费解。
河泥肥地在中国传统的农业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年纪长的人们都记得每年的秋冬季节,农民都会去河里挖泥,放到田里肥土。而现在河流里的河泥不再被挖,河流还任其污染着,富氧化着,然后多少年以后才清理一次,清理出来的河泥被大规模的丢弃,这是一个很大的浪费,比我们粪便的浪费更大。
第二部被称为有机农业圣经的书籍是《农业约书》。这本书的作者是Albert Howard。他是一个英国人,剑桥大学毕业。他是学农的,毕业后他在太平洋西印度群岛工作了三年。1905年被英国政府派驻印度当农业顾问,直到1931年,共26年的时间。当时印度还是英国的殖民地,Albert Howard负责指导印度人种地,但是当他仔细观察了印度人种地后,他被东方人的智慧所折服。从肥地,灌溉到留种,他觉得,印度的传统农业教会他的远大于他能指导印度农业的。
Albert Howard在《农业约书》里写到,农业的关键就是土壤的问题,他提出了“土壤、动物、人、植物的健康是合一的,无法分离。”Albert Howard还在书里对东方人的自然观和天人关系进行了研究。
在仔细观察印度本土农业之后,Albert Howard发现保持土壤的肥力是任何农业保持长久的首要条件。所以《农业约书》里最重要的观点就是:“土壤是农业最大的资本”。如果土壤没了,人类就失去了干任何事情的资本。“在亚洲农业中,我们发现我们面对一种农耕系统,本质上而言,这种农耕系统早已经变得稳定。今天中国和印度的小田野里所做的很久以前就出现了。东方的农业实践经历了最高级的试验,它们几乎如原始森林、草原或者森林一样的恒久。”这是Albert Howard在印度26年里得到的启示。书中强调土壤中保护腐殖质、土壤水分,以及土壤菌群的重要性,并指出与自然循环和与自然过程同步是农业生产策略的关键。
Albert Howard把印度的农业叫做“自然农业”,和F.H.King的观念一样,认为东方的农业就是“自然农业”。
Albert Howard《农业约书》的重要意义,不仅是农业上的意义,还具有突破欧洲文化中心主义的意义。我们现在似乎有这样的一种价值判断,现代的就是先进的,现代文化就是先进的文化,那么相对的,传统文化或者土著文化都是原始文化,是落后的,没什么值得学习的。但是Albert Howard在书里提醒人们,应该“从多种文化与社会中研究农业历史”,其他的文化不能简单地用“现代”和“落后”、“进步”和“原始”来区分。这就是这本书另一层重要意义所在,也就是说把多种文化的重要性引入到现代文明发展视野中。
美国著名的农业书写作家Wendell Berry对《农业约书》给出这样的评价:“《农业约书》中有关土壤使用的论述对农民与园艺极有益。他把对农业的观察与研究放在历史的视角内。他引发我们对文明重新思考和判断。那么一个文明正确与否的判断与其取决于胜利与艺术品,毋宁说取决于对能否把肥沃的土地不过度破坏地传递给下一代这一神圣职责的反应。”
Wendell Berry是一位现代文化和文明的批评者,他认为Albert Howard是一位非常有前瞻性的作家,是一位从整体性的角度引导人们思考农业的农学家。他的农业写作可以被看做是对科学还原主义以及现代知识生活分割结构的早期逆动。
世界是一个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整体,而不是孤立的单元和元素。把有机的生命整体还原为主要构成要素加以研究论证,势必距离有机的生命整体越来越远。
目前现代农业科学研究学科分支划分得非常细,每一个学科分支都在各自的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每一个领域的专家需要把自己研究的成果放在一个整体的框架里。否则我们知识生活以及科技研究的应用就处于一个分割的状态。
“有机农业”这个词汇是由Walter James,Northbourne提出来的。Northbourne在1940年出版的《注视土地》(《look to the land》)里,第一次使用“有机农业”这个词。他提出:把土地当做一个有机体看待。“有机指的是部分之间复杂而必不可少的生命联系。”这对于一个生命的整体来说,是不可忽视的一种联系。对于农业来说,不能把农场作为工厂来操作,“把农场当作工厂来操作的农业会导致虫害、营养下降、疾病、土壤肥力流失以及社会公正等问题。”
Northbourne认为有机农业的概念是:“农场本身必须具有生物完整性,它必须是一个活的整体,必须是个具有内在平衡的有机生命单位。”
为什么用“organic”这个词来代表“有机”?因为它是一个器官,任何一个器官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每一个器官都必须相互联系存在才能构成一个生命体。所以Northbourne用了“有机农业”这个词。
1940年,中国还处于苦难和贫困中挣扎的时候,美国、西方已经经历了非常严峻的环境问题,比如美国二、三十年代的沙尘暴把中西部的很多州都变成了荒漠,后来通过植树法和依靠抽取科罗拉多州的地下水灌溉地面上的草治理沙漠,简单地说用草把沙盖住了,但是这样并没有彻底地治理了沙漠化的问题,但通过这事件,美国人认识到了必须进行农业改革。
比如内布拉斯加那一带的大草原不再进行农业种植,维持着草原的面貌。
Walter James,Northbourne虽然没有到过东方,但他所做的和Albert Howard、F.H.King在中国和印度观察到的不谋而合的。Walter James,Northbourne提倡农畜混合农业,绿色肥料,作物轮作等有机整体农业实践,以抵抗工业化农业的碎片化农业生产。
有机农业发展到现代,有了新的定义:指促进和加强包括生物多样性,生物循环和土壤生物活动的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的整体生产管理系统。有机农业生产系统基于明确和严格生产标准致力于实现社会、生态和经济可持续性的最佳化。
◆ ◆ ◆ ◆
第二阶段 有机农业初长成
(1940-1972)
◆ ◆ ◆ ◆
《古老的农夫,不朽的智慧: 中国、朝鲜和日本的可持续农业考察记》和《农业约书》出版后,对西方世界影响很大,比如美国的罗德尔,自称阅读了Albert Howard的《农业约书》后,彻夜难眠,感觉必须马上买一个农场做有机农业的实验。从二十世纪40年代开始,西方人开始发展有机农业。
但1940-1972年这三十年间,有机农业并没有被很多人承认,它只是一个边缘化的东西,只有极少数人能接受它。在西方仍然有很多人认为现代化学农业机械化农业才是“老大”,才是最厉害的,为什么要去学落后文化的农业?现代农业应该往前走,应该靠科技来支撑。
说到现代农业就不得不提回顾一下“绿色革命”。
百度上对“绿色革命”的解释和维基百科上对“绿色革命”的解释不尽相同。我们在百度上查阅“绿色革命”,主要把它解释为正面的科技进步,是用科技手段来提高粮食产量的一场农业革命,给农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维基百科上“绿色革命”稍有不同。不仅介绍了科技进步的一面,还提到了科技进步背后的故事。这要归功于印度一位了不起的作家Vandana Shiva。她是一位具有物理学背景的印度作家,她在《绿色革命的科学与政治》一文中非常犀利地向世人揭露了“绿色革命”背后的故事。
“绿色革命”肇始于30、40年代的墨西哥,60年代在印度推广。“绿色革命”由洛克菲尔基金会、福特基金会、世界银行三大基金会资助发起,美国和墨西哥政府共同推进,在墨西哥境内成立了农业规划研究所。研究所邀请Norman Borlaug加入。Norman Borlaug原来是在杜邦公司一个秘密实验室里专门研究植物种子的科学家。到了墨西哥后他参加了新的种子研究。本来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放在当时的年代背景,就有着其的特殊的政治意义。40年代末,二战刚结束,世界进入了一个冷战的格局,用Shiva的话说:绿色革命是人为设计的,是出于政治考虑设计出来的,是由政治的驱动来达到经济的目的进行的农业革命。
Norman Borlaug因为发明了半矮秆小麦种子而获得了1970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这个种子其实是一个打包的化学产业。为什么这么说呢?当化肥刚刚进入印度农业生产中的时候,印度当地的种子因为不耐化肥纷纷夭折,无法生长。于是只好使用墨西哥农业规划研究所研发的种子,因为这种种子是和化肥配套使用的,耐化肥,在化肥的作用下,实现了高产量的经济目的。
这个种子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在墨西哥取得了成功。刚开始,墨西哥人并不接受这种化肥农业,但是试种后发现产量的确提高了,于是墨西哥人接受了。这时候,“绿色革命”的成果还是显著的。60年代开始向印度推广。当时印度处于两种政治制度的选择关头中,恰逢当时出现了自然灾害,政府产生了两种观点,一种是恢复本土农业,自力更生,用自然的方法把农业发展起来;另一种是接受美国打包而来的“绿色革命”。
为什么叫“绿色革命”?
1968年3月美国国际发展署署长威廉高德说:“农业领域这些发展成就包含一种新革命的形成。他不是暴力的红色革命如苏维埃那样,他也不是白色革命如伊朗王室那样,我要把它称作绿色革命。”
其实“绿色革命”从某种意义上说把粮食当做意识形态的武器,充当了为政治服务的工具。
“绿色革命”短期内效益是非常好的,因为化肥的作用,产量很高,但是它同时带来了很多长远的破坏性的影响。概括起来包括
1、造成传统农业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
2、新品种耗水耗肥耗农药,是高资金投入,高资源消耗的农业,而且严重依赖石化资源。
3、化肥与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流失、水污染、以及病虫害加剧;
4、造成粮食作物的营养成分流失。
Howard在《农业约书》中批评工业化农业存在利益捆绑和碎片化。(所谓“碎片化”是指,不把农业作为一个整体生命来看,而是只从产量的角度,用化肥、农药的角度对农业进行了孤立的分门别类的分割,孤立地研究种子,研究化肥,而不是把种子、肥料和土壤当做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来看的。)没有强调从生命整体性的角度看待土壤以及万事万物与土壤之间的联系。
Howard提出了《返归的原则》(Law of Return):他指出大自然没有垃圾。动植物分解有机物之后的废物包括任何动物的粪肥有必要返归土地,加入到新的有机循环之中。
这一观点对于中国农民并不陌生,我们都知道一直到70年代,我们的农民还进城取粪。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有机农业与绿色革命之间折射着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与生态思想。那就是深层生态学与浅层生态学的不同。
深层生态学是以自然为中心,把人当作自然整体中的组成部分来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浅层生态学是把人作为中心,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为提供人类的福利而服务,人类可以通过控制自然、改造自然而让自己活得更有尊严。两者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主要表现在不同的世界观。浅层生态学秉持还是机械主义自然观,把自然当作如同机器上的了零部件可以任由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拆卸安装,是分割的各个组成部分;而深层生态学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有生命的生命体,每一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缺一不可。部分离开的整体将不复存在,后者是有机农业的哲学基础,它是以生命整体性的态度来看待在自然中的农业生产。
在美国,深层生态学与浅层生态学的争辩源自1900-1920年间。在建胡佛大坝期间,国内发生了旷世争论,也就是平肖与缪尔之争。其争论的焦点在于与自然建立什么样的关系。美国政府官员平肖坚信人类就是世界的主宰,人类就是要管理自然、控制自然,自然是为人类服务的。约翰·缪尔秉持人类与万事万物平等的信念,认为人类就是大自然的一个存在物,和山、水、树一样都是上帝的造物。人类并不高于万事万物,人类的长久存在取决于与自然中万事万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自然的完整美丽不可能有人类的安全与健康存在。平肖认为人类高于万事万物,但同时他也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如果人类不加节制地浪费资源,就会把资源耗尽,所以他提出必须要有效地长久地利用开发资源,于是就有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这比急功近利、利益至上、万事万物实用论的观念稍有了一些进步。
显然有机农业更接近深层生态学的哲学思想与生态学理念。
1948年深层生态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颇德提出大地伦理,他认为人类是自然生命体的一部分,我们和树、和山、和河、和土壤、和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共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里,这个共同体叫做“大地共同体”,在这个大地共同体里,我们是有伦理责任的。要怎么去判断这个伦理责任的对与错呢?利奥颇德指出:“一件事情有利于维护生命共同体的完整、美丽、稳定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这就超越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延伸到与人与大自然和万事万物的关系之中。
另一位对有机农业起到革命性影响,全面发起反对滥用化肥与杀虫剂的农业生产运动是雷彻尔·卡森及其《寂静的春天》。《寂静的春天》出版于1962年。其革命性不仅在于他全面彻底的揭露杀虫剂与除草剂对生命的网络的破坏,还在于它向传统的哲学思想提出了挑战。这里所说的传统哲学思想指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人可以通过知识、智慧来改造自然,控制自然,然后让自然为人类的福利服务的哲学思想。雷彻尔·卡森认为以这种哲学思想指导我们的话,我们就会对大自然进行随意的破坏,把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植物留下来,对人类没用就把它铲除、消灭,比如,狼对人类没用就把它消灭掉,杂草对人类没用就用除草剂把它全部清理掉,然后只把人类看着舒服的草坪的草留下来。雷彻尔·卡森对于这种传统哲学发起了挑战,认为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哲学——维护生命共同体完整的哲学。在《寂静的春天》里,雷彻尔·卡森提出了土壤生命共同体这个概念:“土壤共同体包含一个相互交织的生命网络,每一种生命以某种形式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生命依赖土壤,土壤是大地的关键组成部分,前提条件是,土壤生命共同体内部是繁荣兴旺的。”土壤生命共同体内部各种腐殖质,如菌群,还有小的生命形式如螨虫,大的生命形式如蚯蚓。他们都有助于增强土壤的消化过程,降低土壤的缺氧腐烂——板结。这些是共同体生命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应该重视土壤里的小生命,而不是把它们杀死。
在深层生态学、大地伦理、以及《寂静的春天》的影响下,在1940年-1972年间,有机农业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强调生命共同体的概念。但我们有必要把有机农业与有机化学两个概念区分开来。有机化学里的“有机”是以碳为核心的化学研究,而有机农业的“有机”指的是生命体之间相互联系的生命网络。
有机农业强调生命共同体的概念,强调生命共同体内部多样性共存,生命体内部相互依存,相互关联以及相互作用的关系。整体地、生命地看待与农业有关的各种要素,从万事万物紧密相连、 自然物都有去处以及自然法则最大的生态基本原则出发, 以维护共同体的完整、 美丽、稳定、健康为目标。
随着以上新的哲学思想兴起,加上地球生态环境日渐恶劣,有机农业在危机的语境中得到蓬勃的发展,1972年11月5日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在法国成立。成立初期只有英国、瑞典、南非、美国和法国5个国家的5个单位的代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IFOAM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广泛、 最庞大、 最权威的一个拥有来自100个国家700多个集体会员的国际有机农业组织。
IFOAM最初阶段的主要原则:
1. 鼓励与强化农业体系内的生物圈;
2. 增强并强化长期保护土壤肥力;
3. 在封闭的系统内,立足当地调动有机物质与影响成分;
4. 在当地组织的农业体系内尽可能地使用可更新资源;
5. 规避所有形式的污染;
6. 维护基因多样性,允许牲畜表达它的先天行为;
7. 要给生产者足够的回报;
8. 大量生产社会与经济可接受的高质量食物。
◆ ◆ ◆ ◆
第三阶段 有机农业开枝散叶
(1972- )
◆ ◆ ◆ ◆
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发展至今,全球106个国家,747个会员加入,其中欧洲(38个国家,353家会员,占全部会员比例47.3%)、亚洲(24个国家,193家会员,占全部会员比例25.8%)、非洲(21个国家,61家会员,占全部会员比例8.1%)、拉美州(18个国家,69家会员,占全部会员比例9.3%)、大洋洲(3个国家,14家会员,占全部会员比例1.9%)、北美洲(2个国家,57家会员,占全部会员比例7.6%)。
IFOAM会员数前10名的国家(2005年3月) : 德国(76)、中国(50,含台湾2个)、 印度(46)、美国(45)、意大利(43)、法国(23)、荷兰(21)、瑞士(21)、日本(20)、 西班牙(16)。
IFOAM的原则与理念也随着时间而扩充,从当初的8项扩展到17项:
1. 生产足量的高营养、 优质食品;
2. 以建设性和丰富生活的方式与自然系统和自然循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3. 要考虑到农业系统较广的社会和生态影响;
4. 在农业系统中鼓励和增强生物循环,包括微生物、土壤动植物区系、植物和动物;
5. 开发有价值的、 持续的水产系统;
6. 维持和提高土壤的长期肥力;
7. 维持农业系统及其周围环境的遗传多样性,包括植物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8. 促使健康地使用和正确地保护水、水资源和其中相关的所有生物;
9. 有当地组织的农业系统中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
10. 创造作物生产和畜牧生产之间的协调平衡;
11. 向所有牲畜提供能够让其按天生行为进行生产的条件;
12. 减少所有形式的污染;
13. 用可再生资源加工有机产品;
14. 生产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有机产品;
15. 生产使用期长、 优质的纺织品
16. 允许每个人参与有机农业生产,以及拥有能满足其基本需求的有质量的生活,从工作中获得足够的收益和满足(包括安全的工作环境);
17. 向社会公正、 生态负责的全方位的有机农业生产、加工和营销体系迈进。
最后简单的介绍一些有关美国有机农业情况。
美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到80年代才得到美国官方的重视,但基于种种利益捆绑的原因,并没有把有机农业列入政府发展当中,美国农业部仅在1980年做了一个调查,发表了《有机农业的建议》报告。但是直到1990年,联邦有机食品生产法案通过之后,有机农业才在美国有了正式的地位,但还不是主流。但是,美国有机农业发展速度却在不断加速,现在美国市场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以20%的比例增长,例如各大超市都有在销售有机食品。有机产品的销售超过了80亿美元,有机农庄面积也超过200万亩。现在美国的农业发展趋势是:化学农业下降,有机农业上升。
美国有机农业强调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调地方生产食物。很多农业作家,例如Wendell Berry,都极力强调地方化粮食生产,而不是远程生产远程运输。远程运输造成的最大问题是石油消耗,温室气体排。有报道称为一个美国人提供食物,需要500加仑汽油才能够支撑;除此之外,长途运输对食品营养造成很大的破坏,新鲜食物只要超过2-3天,食物的维生素C就会被破坏80%以上,所以经过远程运输到达消费者手中时,食物的营养已经所剩无几了,消费者只能用来果腹,而不能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了。其次强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雷彻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里非常尖锐地批判了单一作物种植。她认为虫害加剧主要就是因为单一作物种植造成的,集约化与单一作物种植是违反自然原则和生态原则的农业生产行为。所以多种作物轮作、休耕现在在美国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农耕做法。再次强调人性化地散养牲畜。美国有机农业秉持尊重动物的生存权的观念,要给动物足够自由的活动空间,以尊重动物的天性的方式饲养动物。
另外在美国在有机农业的认证中注重原奶制品的过程认证,这是对人性化地散养牲畜的进一步把控。除此之外,再生能源的利用,土地与环境管理,以及社会正义也都是美国有机农业发展与考量的重要因素。
◆ ◆ ◆ ◆
结 语
◆ ◆ ◆ ◆
有机农业势必带来一场哲学、文化、经济以及给个人生活方式都将发生改变的运动。有机农业是基于人与自然相互关联的生命系统的哲学,而非控制自然、改造自然的哲学;有机农业重视自然规律,自然循环和万事万物紧密相连的自然原则;重视现代文化与本土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重视生产的多样性而非统一化;重视粮食生产的营养质量而非单纯的追求数量和经济效益;重视土地管理而非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重视可持续未来而非短期利益;有机农业是惠及自然过程(速度)与社会公正的农业;有机农业应该以生态系统的完整、 美丽、 稳定以及人民生活的健康为第一原则而非经济发展效益和利润为第一原则。